会计职业道德基础讲解

课件列表
会计职业道德基础讲解
课件章节

会计职业道德系列课程之一

《会计职业道德基础》讲解

山东财经大学 教授

赵英林

导语

会计,原本就是道德的会计。会计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之所以将其置于如此高的地位,就在于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使用者及其他社会公众。一旦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现象普遍,会计信息失真就会演变为系统性风险,损害社会公众根本利益,颠覆社会发展的信用基础,进而干扰或者动摇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秩序。你说这个问题严重不严重。

那么,你一定要问:“矫正社会上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靠什么?”自古今来就是两种手法:一为法治;另为德治。矫正会计信息失真,既要靠法治,也要靠德治。我们应当“两手抓,两手硬”,但要明白法律约束相对于道德约束成本太高,效率低下,是代价高昂的奢侈品,所以我们应尽量法律宝剑高悬,存而不用;德治具有代价低、效率高的特点

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先行,要强化,以充分发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化功能。有人重视会计技能,而轻会计职业道德,这不可取。近年来,在美国、加拿大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出现一种新动向,即加强会计伦理学的教学与研究。美国欧文出版公司出版《财务会计》与《基本会计原理》教材时,都把伦理放在非常突出地位。两本书都在序言里指出:道德就是会计的基本原理。

市场经济首先体现为竞争经济,而竞争是以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会计信息为基石的;市场经济还体现为法治经济,通过各种立法执法来约束竞争者的行为,确立正常的市场秩序;市场经济就要诚信,凭借信用法则减少交易成本,实现社会效率,而诚信的会计信息就是市场经济的润滑剂。一旦,市场经济规则浑浊,则市场经济就可能演变为权力经济、诈骗经济。而此时会计信息首当其冲被荼毒、被废弃。无怪会计学家杨时展说:“天下欲治计乃治,天下未乱计先乱”。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与会计的重要性是等同的,二者分不出孰轻孰重。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诚实守信向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自然也是会计人员应有的操守。诚信的本意就是讲真诚、讲信用、讲德行,与隐瞒欺诈、弄虚作假等丑恶现象作别。这就是本讲座的宗旨与意义所在。

在本《会计职业道德基础》讲座,

我要讲解七个大问题:

     一、道德;

     二、职业道德;

     三、会计职业道德

     四、会计职业道德责任

     五、会计职业道德良心

     六、会计职业道德荣誉

     七、会计职业道德公正

按照这样的布局,我开始具体讲解《会计职业道德基础》这门课程


第一个大问题:道德

1.道德的内涵

一般说来,道德是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它包括与特定社会阶段相适应的一系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因而在中国思想史上,道德除了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外,也包括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品质、以及对人的善恶评价等内容,对维系人类生存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道德的概念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必须对人们的行为加以约束,以保障正常的秩序,除了依靠政治、法律等手段外,还要依靠阶级利益引申出来的行为原则和规范。也称为阶级的道德。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对道德的解释是:由一定社会关系决定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的约束力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通过善与恶、是与非、荣与辱、正义与邪恶、诚实与虚伪等概念来评价人们的各种行为. 社会通过教育与修养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社会舆论的力量,使人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并推动社会整体道德的发展。

3.道德的本质

道德的本质就是指道德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性质。

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必然性,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你看见了,那是现象,绝不是本质(例)。

马克思主义坚持从社会经济关系中寻找道德的根源,认为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植根于社会经济中,被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为上层建筑服务。


坚持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这是道德问题上的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体系的性质。

道德体系的性质,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道德体系的社会性质,由此形成一个社会内部会有不同的道德体系区别于对立;另一层是道德体系的历史性质。由此区分出积极的进步的道德与保守的落后的道德;道德性质的这两层含义都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道德共有三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阶级道德;共产主义道德。之所以有不同历史类型,其差别与对立只能从社会经济关系中找到合理解释。我们可以分析各社会经济关系(例)。

其二,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内容。

道德所要调节的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对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道德体系。

原始公社的经济关系,所体现的最高利益是氏族和部落的整体利益,因而以维护氏族部落的共同利益为中心的原始集体主义就是其道德的主要原则与内容;在阶级社会中,利益根本对立的各阶级都从本阶级的利益中引申出自己的道德体系。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最终结都是以利己主义为原则的;共产主义道德(初级称为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与其相适应的道德原则必然是集体主义原则,强调个人利益服从社会整体利益,并在这一原则下把二者结合起来。

其三,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决定道德的变化。

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由于道德的性质取决于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所以,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也引起该社会道德体系变化。

马克思主义也认为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起决定作用,但有时也是相对的,因为道德有相对独立性;道德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

4.道德的职能 

所谓道德的职能,是指道德的功能或者功用,即道德本身对社会所产生的作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但它又是积极的、能动的,通过自身的内在矛盾与特定要求,对社会经济关系和其他关系发生影响与作用。概括起来,道德有四大职能:这四大职能即:认识职能、调节职能、教育职能、平衡职能等,下面分别讲解:

第一个职能:认识职能

在人类生活中,道德总是从个人与社会整体,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关系上认识和反映当时社会实际情况,并借助道德观念、道德准则、道德理想等来表达认识成果。不仅提供现实社会关系知识,还预见社会发展远景和历史趋势。

第二个职能:调节职能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关系、矛盾,道德总是通过评价、指导、教育、激励、示范等方式和途径,调节这些关系与矛盾,促进社会生活正常进行和和谐发展。道德调节不是靠强制手段,而是软约束。所谓软约束包括外在制裁和内在制裁两种。

所谓外在制裁,主要指社会舆社会舆论对人或事评论,或者表扬、批评,形成一种无形的外在压力;所谓内在制裁,指人的良心、情感和道德信念等。使人自觉自愿的按照一定的信念,去做什么,不做什么。道德的调节功能就是靠这内外两方面的制裁力量发挥作用的。

第三种职能:教育职能

教育职能就是指通过表彰与批评、扬善抑恶等舆论手段,树立榜样,塑造理想人格等方式,提高人们的道德信念、道德理想与境界。道德教育以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的具体形象告诫人应当做什么,不应做什么。唤起人的道德自觉性,促使人们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四种职能:平衡职能

道德不仅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要求人们端正对自 然的态度,调节自身的行为。环境道德是当代社会公德之一,它能教育人们应当以造福于而不贻祸于子孙后代 的高度责任感,从社会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开发然资源,发展社会生产,维持生态平衡,平衡人与自然之间的正常关系。

第二个大问题:职业道德

我要讲述四个具体问题,分别为:

     1.职业道德的概念

     2.职业道德的特点

     3.职业道德的作用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按照这个安排,我顺序的讲解如下: 

1.职业道德的概念

职业道德与职业密切相连,要了解职业道德,必须先了解什么是职业。

社会发展进程表明,职业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并非从来就有,也非永恒不变。社会出现分工以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就有可能从事某种专门业务或特定职责的社会活动,并以此作为自己谋生的主要手段。因此结论所谓职业是指由于社会分工或者生产内部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或者特定职责并以此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工作。

职业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对人们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社会的道德风俗和道德传统有重大影响。个人以一定方式从事活动,进行物质生产,因而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人任意支配的前提或条件下能动的表现自己,就形成了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与职业活动密切联系着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规范的总和。长期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受过特殊职业训练,往往就会形成某些特殊的职业兴趣、爱好、习惯等心理传统,形成特殊的责任心,职业纪律和职业荣誉感,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本职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

当然,职业道德是动态的、发展的。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

特点就是矛盾的特殊性,认识一个事物必须把握住矛盾的特殊性。认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握其特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有以下四点:

其一,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新型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人员是主人这样的职业道德是建立在全体劳动人民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新型职业道德,实现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的高度统一。在社会性质上,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是把职业活动特点与共产主义道德原则与规范结合在一起的活生生的东西,共产主义道德在这里具体化,从本质上说来,它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层次,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中崭新的道德体系。其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调节行为的方向是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根本一致这与剥削制度下的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与整个社会利益存在尖锐对立与冲突相比较,是全新的、和谐的、进步的职业道德。公有制是全社会经济结构的核心与基础,人们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目标,因而努力与发展方向一致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行为调节方向,是谋求社会整体利益,实现个人利益、职业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根本一致任何个人利己主义、部门利己主义或者集团利己主义,都与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格格不入。

其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解决劳动态度。

私有制条件下,职业道德调节的重点是职业人员的个人利益与职业集体占有者或支配者利益之间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社会,职业内部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根本一致的,集体利益包含着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的获得以不损害个人利益为前提,相反,集体利益的实现恰恰是靠从业人员的积极劳动。而职业人员的劳动积极性往往取决于集体对个人利益的满足程度。所以,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点是职业集体中从业人员的劳动态度,是主人翁精神。

0其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不是自发形成与发展的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作为职业生活的具体化,不可能自发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依靠职业活动过程本身实现,也不可能依靠职业生活经验来实现。它只有在各行各业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使劳动者摆脱旧职业道德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意识和情感,并转化为自觉地职业实践。

 3.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不仅有特殊的道德要求,也有特殊的社会作用。其要求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社会作用的特殊性。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职业道德是推动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密切合作,相互需要,相互依赖,共同来完成的。

只有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的职业人员确立了相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内心的信念、良心、责任与荣誉感,形成高尚的思想觉悟与精神境界,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关系,工作中尽职尽责,以主人翁的姿态从事职业活动,推动国家和民族的物质文明建设大发展,实现中国梦。

第二,职业道德能促进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都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与社会发生联系:一方面通过职业活动创造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为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是否遵守职业道德,对社会风气的形成有直接影响。如果人人都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去处理各种职业关系,正确使用自己的权利,努力履行社会义务,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良好的社会风尚和和谐的社会关系就会自然形成。

第三,职业道德可以促使劳动者优良品质的养成

职业活动人员广泛,职业道德的内容又极其丰富,包括对职业认识的提高;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意志的锻炼;职业理想的树立;以及良好的职业行为和生活习惯养成等。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的历练,职业道德潜移默化进入人们的思想与行动。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岗位责任、社会责任,指导着劳动者在自己具体岗位上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活目标,选择自己职业生活道路,进而形成职业理想和价值观。一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活中具有勤奋、诚实、守信、细心、勇敢、宽容的优良品质,他才能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成功。就像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说的: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第四,职业道德可以推进社会道德体系完善

在社会中道德要求的普遍性表现较强,只有当其结合各个职业或者行业的特点具体化为职业道德,才能真正融合或者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中。例如,国家为了实现中国梦,号召大家围绕一个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具体到职业道德中,就是要求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勇于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国家利益。解放军战士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个诗句,就是这个道德境界。所以,职业道德弥补了社会道德原则化的不足,使社会道德体系更加完善、具体,以维护社会稳定、包容、和谐。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形成,为职业道德发展铺平了道路,也为充分发挥职业道德的作用创造了条件。但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各职业、行业的工作条件、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也不相同,与此相应的也就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职业道德。比如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营业员的职业道德、汽车司机的职业道德、警察的职业道德,等等。不同的职业道德,各有自己的特殊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但不管那种职业的道德,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一般(也称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在社会主义社会,无论你从事何种工作,都是为人民工作;人与人之间是平等关系,任何人任何工作、任何职业道德,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体现。不管哪种职业,其职业人员与自己的工作对象、自己的服务对象都是这种关系的两个方面,职业人员对自己职业对象的道德责任,就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我们可以用医生、教师、警察等职业来举例说明。

可以把这些职业行为要求归结为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

因此,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并且以能否满足人民的需要作为工作的评价标准。

第二点,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职业都对社会担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专门业务,



这些具体岗位就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普遍形式,整个社会(或者说国家)不可缺少某个行业或者职业,整个国民经济是网络状联系,环环相连,缺少哪一环节,我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不能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职业岗位的人员,都必须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没有这种职业道德原则,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第三点,所有的职业道德都要求从业人员技术精益求精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业或者职业的技术要求。技术与技艺水平高低,是行业声誉和职工自身荣誉不可缺少的因素,还是职业人员在社会上的立身之本,更是从业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手段。否则,就无法做好本职工作,无法履行社会责任,可举好多例子证明;技术精益求精是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标准。可以总结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不一定仅仅体现这三个方面,但这上述的三方面构成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而且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当然,在不同的职业里,这些基本要求可能会有不同的特征与表述方式。

写笔记
安全退出 如果您使用的不是IE浏览器,请在退出时注意点击安全退出

推荐辅助软件